新闻动态

协会动态
核电设备投资迎来景气周期
撰写时间:2023-3-6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核电网

1. 我国核电机组核准加速

我国核电机组核准加速,2030 年核电机组装机容量有望翻倍。2011 年-2014 年,由于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系列影响,我国核电核准几乎停滞;2015 年核准 8 台机组后再次沉寂。2022 年,我国核电机组核准加速,全年共核准 5 个核电项目总计 10 台核电机组。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 55 台;截至 2022 年 9 月,在建核电机组 23 台,为全球第一。

2. 三代装机时代价值量较大,设备投资占比 33%

三代核电价值量增大,设备投资占比约 33%。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以第三代核电设备为主。三代核电每台机组的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投资约为 200 亿,价值量较大。根据英国能源技术研究所(Energy TechnologiesInstitute)数据,美国的标准压水堆(PWR)建设成本中,直接成本占比约达 33%,包括结构和改进;反应堆设备;涡轮发电机设备;电气设备;散热系统;杂项设备;特殊材料;模拟器;直接成本的不可预见费等。

3. 核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开启,乏燃料智能设备可期

核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用于装载未经辐照、未发生核链式反应的燃料组件。核燃料安装于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中,可分为天然六氟化铀直接加工及乏燃料后处理加工(MOX 燃料)两种;新燃料组件一般由数百根圆柱形燃料棒成束组成,内部装载含有 2%-4%铀 235 或铀 238 的燃料。

新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开启,乏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核燃料换料周期一般为 12-18 个月,单次更换 1/3 的燃料。2022 年 9 月,中核工程自主研发的 CNFC-HL01 华龙一号新燃料运输容器样机完成验证试验,打破了海外新燃料运输设备的垄断,新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开启。截至 2019 年,乏燃料的运输工作主要由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的中核清原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核清原公司)承担。该公司仅拥有从美国购买的两种商业压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容量分别为 26组和 12 组,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乏燃料是在核电站反应堆中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一方面,乏燃料中含有的元素具备强放射性,需要妥善处理或存放;另一方面,乏燃料中含有可观的铀和钚,回收价值高。我国坚持核燃料闭式循环处理(后处理),闭式循环是指对乏燃料进行处理,回收其中可用的材料和元素。

4.我国乏燃料处理能力亟待提升。

我国早期投入运行的多台核电机组已处于堆水池饱和或即将饱和的困境,政府乏燃料后处理基金支出快速增加,乏燃料离堆贮存的需求十分紧迫。目前秦山第二核电厂一、二号机组、大亚湾核电厂和岭澳核电厂在堆贮存水池已饱和或即将饱和。秦山核电厂、岭澳核电厂 (二期)的核电机组在堆贮存水池在 2021-2025 期间将陆续达到饱和。目前我国后处理产能仅 50 吨/年,在建产能仅有 200 吨/年(预计 2025 年运营);此外,中核龙瑞乏燃料 200t 处理项目二期厂区规划于 2022 年开始建设。

5.实体清单限制,核工业设备自主可控紧迫。

乏燃料后处理项目中,设备投入占比约为 39.84%,智能装备在设备中占比约为 20%。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2018 年 10 月美国能源部限制对中国出口核技术,2020 年 6 月美国国防部将中核集团等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但国内核工业领域部分进口设备已达到使用寿命期限,面临设备无法迭代更新的困难局面。我国乏燃料关键设备进口替代需求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