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移动基站
编者按:从纸质阅读到网上冲浪,从实体商店到网上购物,从微服私访到网络问政……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到哪都能打电话,处处都可以上网!通信基站是手机用户之间和无线网路信息传递的枢纽,而信息的承载方式就是电磁波,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电磁辐射”。通信基站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发展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第五大公共基础设施,已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扣,不可分割。
近年来,由于人们日益重视健康养生也引发了一些伪科学问题,如一些电视节目或网络帖子有意无意间夸大“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辐射,使公众对电磁辐射产生畏惧心理,甚至“谈辐射而色变”。尤其是近年随着我国4G基站更密集地大规模建设,更加重了公众对于电磁辐射的恐慌,阻挠通信铁塔基站建设或要求拆除基站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人还因恶意破坏通信基站遭到刑拘。通信基站选址难、建设难、保有难,直接导致基站覆盖率不足。4G 业务推出以来,信号不稳、网速不快是用户体验不佳和投诉的一个突出问题。广告中宣传的“极速体验”不时遇到“龟速现实”。有的人要拆,有的人要建,人人都想手机信号好,可谁都不愿意通信基站建在自己家附近,让通信铁塔基站建设陷入两难境地。通信铁塔基站建设受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和谐与移动通信业的发展,也直接制约了国家“宽带中国”、“互联网 +”战略在滁州的实施和“智慧滁州”建设的推进。
为帮助群众正确认识通信基站辐射问题,本报特意采访了国内输变电及广电通讯类权威专家、安徽省电磁辐射类专家库成员方振峰,为大家揭开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真相。
记者:什么是电磁波?
方振峰: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聚的现象,叫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无线电波用于通信等;微波用于微波炉;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仪、红外制导导弹等; 紫外线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测量距离,工程上的探伤等;X射线用于CT照相;伽玛射线用于治疗等。
记者:讲到电磁波必然要涉及辐射,辐射是如何产生的?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有何区别?
方振峰: 辐射是指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的统称,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辐射是个中性词,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以上物体都会产生辐射。从穿越星系而来的宇宙射线、核电站的核燃料到家里的花岗岩地砖,从医院的X光机到太阳光,从手机、微波炉、高压线到电视台广播台的信号塔,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辐射。
电离辐射通常又称放射性,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等,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等。
电磁辐射是指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
其实人类一直都生活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以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虽然普遍存在,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如果接受极其过量的电磁辐射才会造成电磁辐射污染。
记者:近年来,部分群众对于基站辐射有“恐慌情结”,移动通信基站是否会带来辐射污染?是否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方振峰:通信基站的辐射并不危害公众健康。为了规范电磁辐射可能对公众造成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组织和国家都制定了严谨的电磁辐射标准。纵观全球,我国是电磁辐射标准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执行的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远远低于国际标准限值。相较而言澳大利亚的电磁辐射标准是我国的5倍,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欧洲电子技术标准委员会所规定的标准是我国标准的22.5倍,日本和美国的标准是我国的25倍。
基站在试运行阶段都进行环境影响测量,从目前掌握的基站的测量数据分析,基站的的辐射影响轻微,对周边公众经常活动区域的辐射值通常在2微瓦每平方厘米以下的水平,远远小于40微瓦每平方厘米的国家标准,基站辐射根本不足以构成辐射污染。
记者:是不是基站的密度越大,辐射越大?
方振峰:手机的辐射强度与基站信号强度密切相关,离基站越远,基站信号就越弱,手机发射的功率会越大。基站的密度越大,手机接收的信号越强,手机的辐射也相应减少。在中国环境电磁学开拓者高攸纲先生主编的《移动通信电磁辐射》一书中已经算明白了,而且结论很明确:“移动通信基站密度越高,每个基站的电磁辐射强度越低;手机距离移动通信基站越近,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对通话者的电磁辐射量越低。”测试结果显示,手机信号强度显示“一格”时,手机发送功率在1瓦以上;信号强度显示“五格”时,发送功率只有0.1瓦左右。
记者:很多办公楼宇在楼顶上安装了通信基站。是不是楼里面的电磁辐射特别大、而且顶楼尤其大?
方振峰:基站的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天线。而天线是有方向性的,传播信号基本是水平方向发射,而不是垂直方向。所以位于基站之下的建筑物恰好位于盲区,基站正下方辐射最小。再加上建筑材料的阻隔,电磁辐射的衰减非常大。根据北京市辐射安全技术中心电磁环境室的实地检测,在楼顶距离3G天线不足10米的位置,检测到的辐射值是2.1微瓦/平方厘米,比某些家用电器产生的辐射值还小。随后在建筑物顶层进行的监测显示,电磁辐射为0.22微瓦/平方厘米,是非常安全的。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已率先开放政府大楼,在楼顶上安装基站。
记者:小区内是否不应该建设基站?架设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方振峰: 根据目前无线网络的覆盖特征及容量需求,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基站平均间距应达到150-300米左右,且基站布局均匀才能保证良好的信号覆盖质量。居民小区是用户集中、通信需求旺盛且建筑物阻挡严重的区域,为保证良好的通信服务质量,基站应建设在符合规划设计的合适位置。对规模较大的居民小区,如基站建设在小区以外,则距离基站100米以外的部分室内区域,用户就会出现呼叫困难,并频繁进行网络质量投诉。因此,为了保证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在网络规划中,在居民小区内部建设基站是必要的。其实基站离家里太远,反而会加大辐射。由于基站太远,手机需要加大功率发射,导致手机一直在高功率发射。如果基站较近,手机接收到的信号较强,发射时就会降低发生功率,从而也会降低辐射。因此,基站的布局要合理,不宜太远,基站保持一定的密度会降低手机对人体的辐射。
记者:既然通信基站辐射不大,老百姓为什么会反对呢?
方振峰:这主要是许多百姓对通信基站不了解、“谈磁色变”心理引起的,同时也与基站建设方、使用方及环保部门与公众的沟通不够有关,不沟通产生了不信任,导致市民不约而同地反对,大家对基站的心理恐慌远大于辐射实际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建议铁塔公司和电信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对电磁辐射及通信基础设施保护的宣传力度,消除群众疑虑,推进通信设施保护,以事实说话,相信广大百姓还是能够接受的。环保、宣传部门(网宣)做好协调保障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防止因对电磁辐射误解而阻挠正常施工及破坏信息基础设施。
同时,作为舆论导向的媒体,也应该在了解相关专业背景的前提下多作实事求是的报道,不加了解地片面性、误导性甚至是歪曲性报道只会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甚至带来更多不必要的负面效应。
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