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百科
来源: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外泄,成为核电历史上一起最为严重的事故。至今事故已经过去了23年,事故究竟对人类健康和周围环境造成多大危害,放射性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一、现已确认,该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文化知识,他们的一系列不当操作和失误造成的。先是蒸汽爆炸破坏了反应堆堆体,而后又化学爆炸造成了堆芯放射性物质的大量外泄。据1995年较准确的估算,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总量达到(1~2)x1018Bq,其中半衰期为30年的铯-137的释放量为(85± 26)x1015Bq总计泄漏的核燃料有六吨。
事故发生后的头两年期间,由军队,核电厂的职工,地方警察和消防人员等组成的“清扫人员”,总计有60万人之多,进行了事故现场的清扫工作。其中的24万人是在反应堆周围30公里以内的地区进行清扫的,他们受到的辐射剂量较高。
事故发生的当天,一直到1986年的夏天,一共有11万6千多人,从反应堆周围地区撤离,疏散到非污染地区。以后的几年中,又有23万多居民被重新安置,总计有近35万居民从当地撤离。
事故后所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主要散落在切尔诺贝利周围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等三国地区。目前,大约有500万居民居住在铯-137的放射性强度超过37kBq/平方米的地区,其中有27万人生活在被苏联当局称之为铯-137放射性污染严格控制的地区,那里的铯-137放射性污染水平超过了555kBq/平方米,被毁坏的反应堆已经用钢筋水泥石棺加以密封,以防止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继续外泄。
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前苏联当局和后来的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都非常重视事故的后期影响,尤其是对当地人群的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国际社会和多个国际组织更加关注。为了更加准确和科学地评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联合国于2003年启动和组织了“切尔诺贝利论坛”(Chernobyl Forum)这一活动。由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等,加上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三国的专家共同组成。论坛于2006年4月,在切尔诺贝利事故20周年之际,提出了一份题为“切尔诺贝利的后果,健康,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的摘要报告。该摘要报告是根据总计有三册600页的总报告浓缩而成的,它凝聚了数百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卫生专家多年的研究心血,以对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20年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估,是一份权威性的报告。
该摘要报告的最主要结论如下。
1. 发生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最终可能会导致4000人死于核辐射。但是截止到2005年底,只有不到50人的死亡是直接与核事故造成的核辐射有关,他们几乎全部是参与清扫的救援工作者,而且其中很多人在事故发生后不到几个月就去世,其余的人一直活到2004年。
2. 事故污染造成了近4000例甲状腺癌,主要是事故发生时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有9个小孩死于甲状腺癌,癌症患者的幸存率大于99%。
3. 与天然放射性本底相比,大多数应急工作人员和生活在污染区的居民,受到的全身照射的辐射剂量较低,因而没有证据表明,受影响人群的生育率下降,也没有证据显示,核辐射造成先天性畸形增多。
4. 前苏联地区现在的贫穷,以及“生活方式”性疾病肆虐,精神健康问题比核辐射照射对当地居民的威胁更大。
5. 对于35万名搬出受影响地区的人们来说,移居被证明是“极度创伤”的体验,虽然事故发生后,有11万6千居民立即从重度影响的地区撤离,但是后来的搬迁行动对减少辐射照射的效果不佳。
6. 对于辐射威胁长期的误解,及其神秘感导致受影响地区居民相信“瘫痪宿命论”。
7. 前苏联推行,并由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继续实施的康复及社会福利项目应当进行改革,因为现在辐射情况已变,项目的针对性不强,而且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
8. 用来覆盖受损反应堆的石棺及其结构元件已经老化,有造成崩溃和释放放射性的危险。
9. 至于事故对环境影响,摘要报告也传达了令人欣慰的信息。科学评估表明,除了反应堆附近还处于封闭状态放射性严重污染的30公里地区外,其他封闭的湖泊,森林的辐射状况大多数已经恢复到可接受的水平。大多数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是经济上的或精神上的问题,而非健康或环境问题。
总的来说,“切尔诺贝利论坛”的摘要报告中所传达的信息就是令人放心的信息,放射性并没有像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可怕!
三、其实人类与辐射早已共同存在于宇宙和地球上,人类一直生活在天然电离辐射的环境中。
天 然辐射主要有三种,宇宙射线,陆生辐射源和人体内的放射性元素,它们对人体造成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是辐射源在人体外造成的,而内照射是由于人们食入或 吸入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放射性气体,如氡的几种放射性同位素)造成的照射。天然放射性对人体造成的公众年平均剂量,在正常本底地区为2.4mSv(毫希伏)。在高本底地区约在10~20mSv.
世界上有不少高本底地区,如巴西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印度的喀拉拉邦地区。我国广东省阳江就是高放射性本底地区。为了了解放射性高本底对当地人群的健康到底有何影响,从1972年起,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的魏履新研究员为首的一批科研人员,就开始对阳江地区进行了长达27年的辐射流行病学调查。1972~1986为第一期15年,1987~1998为第二期12年。累计观察了125079人,共计1992940人年的癌症死亡率资料。结果表明,在比天然放射性本底高3倍的广东阳江高本底地区的全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1.00,与对照地区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不同剂量组及其部位别的癌症死亡相对危险也均没有发现与剂量呈一致性变化趋势。全部实体癌的超额相对危险系数,在整个高本底地区估算为-0.06。其结论是高本底地区未发现癌症死亡增加,也未发现高本底地区有与辐射相关的部位别癌症死亡的增加,相反存在高本底辐射刺激免疫功能增强的趋势。
可不可以这样来看待放射性,放射性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可怕,在长期低剂量的刺激下,可能对人体的健康还有好处呢!人们完全没有必要谈“核”色变。
当今我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CO2排放,正在大力开发少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其实核能也是一种少污染的清洁能源,我国核能发电在全国的总发电量中所占比例很低,目前还不到2%,开发核能发电在我国大有可为,按照我国“核电中长期规划(2005-2020)”的要求,到2020年,核电的装机容量要占全国发电量的4-5%。对于发展核能过程中可能碰到的辐射照射,只要按照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制定的辐射防护三原则就行,即“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个人受照剂量的限值”。
燃煤电站除了增加CO2的排放,污染环境之外,在我国,煤的开采代价也很高,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从1992年到2001年的十年中,我国每生产一百万吨煤的死亡率是4.99,是印度0.5的10倍,是美国0.04的100多倍。单单在2004年,我国因煤矿的矿难事故就死了6027人,远远超过了切尔诺贝利事故最终可能由于核辐射而死亡的4000人。数据是最佳证明,我们应该大胆放心地利用核能,以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