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辐射防护
谣言来了
自爱迪生发明电灯至今,多姿多彩的照明灯、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广告灯把夜晚装扮得绚丽多彩。但有报道称,夜间处在白光或蓝光下会影响荷尔蒙分泌,扰乱生理节奏,促成肿瘤的生成。
专家来辟谣
中国照明学会副秘书长刘世平介绍说,对人体产生影响的主要有射线、光源闪烁和照度。在我们生活中大部分人造光源是经过安全处理的,例如室内照明的荧光灯,它的灯管内表面都有荧光粉,可以阻止紫外线射出,即使有紫外线泄漏,量也很有限,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威胁。有报道说,人造光源还会增加癌症的患病率。对于灯光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专家认为两者并非存在必然联系。
北京照明学会王晓英副秘书长说,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视觉系统伤害最大的其实是日日相伴、感觉不算明显或根本不能感觉到的荧光灯。常用的荧光灯是用220伏的交流电为电源的,它的频率是50赫兹,即每秒变化50次。气体放电在电压降低后就会停止,发光也随之停止,电压升高后又重新发光。长期在这样的条件下用眼,对眼是有刺激作用的,对青少年的危害更甚。
为了最大降低人造光源对视力系统的危害,王晓英提醒,最好使用白炽灯,白炽灯比荧光灯要好一些,因为白炽灯是靠加热灯丝来发光的,而电源切断时灯丝不会立刻冷却而不发光,只会稍暗一些,因此白炽灯对人眼的损害小得多。对紫外线和红外线等这类看不见的辐射源,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比如现在很多家庭使用的浴霸,洗澡时使用的红外灯瓦数大,如果长时间仰头看红外灯,就会对眼睛造成灼伤。
刘世平说,设计建筑时注意采光系统,有了良好的采光系统,可以少用人造光源。例如,合理设计建筑物采光角度,房屋向阳的一面窗户开大一些,尽量多利用自然光,白天就可以不用或少用人造光源,减少人造光源对人体的伤害,还可以节约能源。对广告牌和霓虹灯应加以控制和科学管理;建筑物和娱乐场所周围应多植树种草种花,以改善光环境;注意减少大功率强光光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