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贺禹等11委员联名提案: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 实现核电“强国梦”
撰写时间:2014-3-7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能源网
        贺禹等11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 加快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早日实现核电“强国梦”。
        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发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金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寿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易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总经理刘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院院长罗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王小康,全国政协委员、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伟等11人联名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加快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早日实现核电“强国梦”》政协提案。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就发起这份联名提案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中广核和中核共同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完成初步设计并启动施工设计。该技术融合了国际最先进的“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设计理念,各项技术指标全面达到全球最新安全要求,满足美国、欧洲三代技术标准,是我国目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
        贺禹说,“华龙一号”已经形成了生产力,其商业应用和技术出口,将有效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能的释放,有利于我国核电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未来10年,除中国外全球约有60至7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开工建设。美、俄、法、日、韩等核电大国纷纷瞄准国际市场,把核电出口作为国家战略,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其中,俄罗斯自2005年以来已累计获得21台核电机组的海外订单。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14年工作时强调,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
        “面对全球广阔的核电市场,中国核电‘走出去’既有内在的动力,也具备了实际的能力。”贺禹表示,我国核电经过30年发展,全面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四个自主”,核电规模和全产业链能力都有了跨越式提升,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等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引起国际市场关注。2013年下半年以来,在李克强总理的高度关注和推动下,我国核电企业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多个核电项目机会。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访华期间表示,对中广核参与英国核电项目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贺禹表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核电‘走出去’不但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有效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能的释放”。福岛核事故后,国内核电发展节奏放缓,导致我国已形成的年产10-12台套核电装备制造能力部分放空,产能过剩矛盾将较为突出。加快实现我国核电“走出去”,既有利于核电产业快速实现由大变强,又有利于缓解当前发展矛盾。 
        对于核电如何“走出去”,贺禹认为,国际核电市场上表现活跃、中标率较高的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在核电“走出去”工作中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二是产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合理均衡、先进性和成熟性有效统一,且工业配套完整,具有国际竞争力;三是国家出面,高层推动,并提供出口优惠和配套支持政策。
        而事实上,中央一直很重视核电“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提到要把核电和高铁作为重要出口项目加以推动落实。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三次国事访问和12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中,亲自推销核电等中国品牌,并见证了中广核与罗马尼亚国家核电公司关于核电项目合作意向书的签署。目前中国企业推进中的英国、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多国核电项目呈现积极态势。“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贺禹表示。
        尽快在国内开工建设“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可使国内成熟的工业基础、工程优势和运营经验得到充分利用和持续提升,首台套国产化率即可达到90%,基础造价2800-3000美元/千瓦,与当前国际订单最多的俄罗斯核电技术产品相比有竞争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程实践,还可快速带动国内技术、工程、装备和队伍走出去。”贺禹表示。
        贺禹说,他和其他10位全国政协委员已在提案中建议把“华龙一号”作为国家当前及未来10年核电“走出去”战略重点品牌,充分利用既有研发和产业优势,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带动装备、队伍加快“走出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托起核电“强国梦”。
        贺禹表示,国家应尽快批准在国内开工建设“华龙一号”,增强国外客户的信心,加速“走出去”步伐。同时,在三代引进技术的关键设备制造和设计固化完成之前,在国内批量建设“华龙一号”,确保国务院批准的2020年核电装机5800万目标顺利实现。
        另外,这些政协委员还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核电外交”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在对外推广、品牌塑造和政策支持上形成“华龙一号”产业联盟,建立目标市场的“国家团队”,和企业联盟立体联动,统一协调、优势互补、共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