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中国核电城蓬勃发展
撰写时间:2014-2-28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2013年的海盐中国核电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令人关注。3月,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联盟正式组建成立,《海盐县核电科普宣传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4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印发《中国核电城规划》,这是中国核电城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11月,“首届核电海盐论坛暨核电建设与地方发展座谈会”召开,并提出共同倡议;12月,海盐县政府与中国核建集团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世界500强、全球著名核电巨头法国阿海珐集团的阿海珐(中国)核电服务公司正式落户海盐中国核电城。这一系列的举动让海盐中国核电城在中国核电关联产业园的建设中更加耀眼。由此,海盐中国核电城也建立了样本、做出了品牌、打出了名气。近日,海盐核电关联产业园与另外8个特色产业园一起,被认定为首批嘉兴市特色产业园。
        “从2007年12月提出中国核电城设想、2010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核工业集团签约合作共建,到2013年底中国核建集团筹划在海盐建设三个专业化基地、阿海珐(中国)核电技术服务公司落户海盐,表面上看似顺理成章、厚积薄发,但其背后却故事多多,特别是2013年,中国核电城举措多、首创多、传奇多。”春节上班第一天,从建设之初至今已付出无数心血的中国核电城建设办公室主任徐浏华,感受着中国核电城的诸多变化,感慨颇多。
        多个项目落地
        2013年12月12日,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阿海珐(中国)核电服务公司正式落户海盐。这是海盐中国核电城引来的“金凤凰”。而这次重量级企业的落地却是出自一次偶然的机遇。核电城办公室恰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
        早在2012年8月初,中国核电城办公室从浙江宏伟公司一位朋友处了解到,该公司董事长第二天要安排去阿海珐亚洲区总部交流洽谈合作事宜,便立即决定,跟随一起去阿海珐亚洲区总部拜访。不去不知道,一去机会就有了。当与阿海珐亚洲区总部副总裁进行交流后,阿海珐对中国核电城的产业结构及地理位置优势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兴趣,当即决定9月份来中国核电城考察。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们充分发挥了招商钉子的钻劲、抓铁有痕的韧劲,以真挚的诚意和保姆式的服务赢得了投资商的青睐。”忆及曾经的努力,徐浏华仍然感触良多。无疑,阿海珐(中国)核电服务公司将为中国核电城的国际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据了解,阿海珐集团有意将阿海珐(中国)核电服务公司建成一个“展示窗口”,一个与中国海盐合作的“成功典范”,一个可以为欧洲其他企业学习的“合作样本”。
        阿海珐集团项目的入驻,也显示出中法核能合作又多了海盐这个据点,下一步,海盐将努力把中国核电城建设成为“中法核能合作共建示范区”。
        事实上,2013年这一年里,国资央企入驻中国核电城也成为海盐的又一大亮点。
        12月9日,海盐县政府与中国核建集团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核建集团将在海盐建设中国核建机械工程专业化基地、核设施检维修专业化基地、国家核应急救援技术支持和培训基地。同时,中国核建集团将积极参与海盐城镇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徐浏华介绍说,“这是首个以海盐为主体,与核电央企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协议的成功签订,标志着双方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和长效合作机制。”12月26日,国内吊装行业龙头“中核机械工程公司”在海盐揭牌,中国核建机械工程专业化基地项目实质启动,项目一期总投资6.6亿元,今后预计将进一步增资至20亿元。
        与此同时,入驻海盐核电城的核电关联企业也实现了多个首创。中核二三东方公司彭存利工作室获2013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海盐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月,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浙江电渣核材有限公司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认定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中达特钢公司成功冶炼出首批核级不锈钢管,这是海盐首个获得核安全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首批核级不锈钢,为核级仪表管的国产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浙江欣兴工具公司的硬质合金钢板钻、高速钢钢板钻、核电核岛混凝土空心钻头等三大钻头系列进入《中国核建核电工程首批集中采购目录》。浙江博凡动力公司首次承制三代核电AP1000高低压轴承箱。海盐力源电力公司成功研制核电除盐水系统并供货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系列,2013年承接订单达2亿元。
        据统计,2013年海盐核电关联企业总产值已突破170亿元。
        多个首创
        2013年11月的海盐显得格外令人瞩目。11月9日,“首届核电海盐论坛暨核电建设与地方发展座谈会”成功举办,全国核电业界相关领导、知名专家、核电项目所在地政府代表等230多人齐聚海盐。论坛共同剖析海盐与核电和谐发展实例,围绕地方与核电和谐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讨论并通过了《“首届核电海盐论坛”共同倡议》。
        “论坛的成功举办,在探索建立地方与核电和谐关系上展示了海盐样本,发出了海盐声音,树立了海盐形象。在探索建立核电项目所在地政府联动机制上凝聚了海盐力量,取得了海盐共识,更寄托了海盐梦想。”谈及首届核电海盐论坛的举办,徐浏华仍然难掩兴奋之情。
        其实,在徐浏华的眼中,“首创”足以代表海盐一年来发展的关键词。这也是让他感到特别自豪的。
        早在3月13日,经浙江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中国核电城规划》,明确了规划在中国核电城建设中的纲领性作用。中国核电城建设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快的发展。
        2013年,海盐还实现了多个首创。“3月启动的《海盐县核电科普宣传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关于核电科普宣传教育的行动计划。”该计划启动以来,通过开设核电科技专题展馆,举办核电科普讲座,组织核电知识竞赛,开展核电科普千场电影下乡、核安全文化广场文艺晚会等活动,推动核电科普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据统计,一年来海盐有序开展了33项活动,核电科普宣传“十类群体”73000余人次接受了教育,4000多公众走进核电站参观学习,赠送科普书籍1500余册。徐浏华表示,三年行动计划的扎实启动,积极营造了核电和谐发展的社会和舆论环境,为实施“蓝色崛起、绿色发展”战略夯实了群众基础,展示了核电科普宣传教育的海盐样本。
        同样是在3月,全国首个核电关联产业联盟——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联盟正式组建成立,联盟成员涉及核电设备制造企业,核电建设、运行、管理企业,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等37家单位。
        “联盟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互补等方式,整合和优化各单位的产业资源,把原本单一‘作战’的个体联合起来,抱团发展,错位发展,成为全国核电关联产业创业创新的先行者。”联盟成立后,先后组织成员单位参加了“上海核工展”、“浙江省合格核电供应商培训班”、“浙江省核电设备交流会”、“与中广核工程公司对接会”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凝聚力。
        而更让人欣喜的是,随着核电关联产业的发展以及海盐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企业表达了加入联盟的意愿。目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核机械工程公司、中核二四公司等12家企业提出申请,并已通过了联盟理事会的审议。
        与此同时,为积极鼓励县内企业主动接轨核电、走转型发展之路,10月14日,海盐正式出台《海盐县发展核电关联产业扶持政策》。扶持政策明确对企业给予参展补助,核电资质奖励最高达50万元,涉核业绩奖励每个企业每年最高达80万元等。这在全国也属首创。徐浏华对此进一步解释:“政策从参展补助、取得资质奖励、涉核业绩奖励、协税护税奖励等几个方面鼓励县内企业主动接轨核电、走转型发展之路。政策扶持的产业项目比较细致、针对性强且量化指标完整,有利于全面实施。”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核电关联产业的发展软环境,激发海盐县内企业取得核电资质、做大涉核业绩、提升企业品质的积极性,推动核电关联产业在海盐的发展壮大。
        前行2014
        2014年2月7日,春节假期过后第一天,海盐中国核电城显得异常热闹。刚刚落地海盐不久的阿海珐(中国)核电服务有限公司发布招工信息,参加海盐春季人才招聘大会,开始了“招兵买马”,也开始了扎根海盐在中国寻求发展之旅。
        而同样在海盐核电城的发展路线图中,入驻海盐中国核电城的多个项目也将开启新的征程。
        展望2014,中国核电城的招商选资之路仍然坚实与沉稳,建设中国核电城之路坚定而信心十足。2014年开年之初,浙江省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郭吉丰建议,浙江要发挥优势开发海洋清洁能源,特别是适合核能发展的选址要优先予以保护和控制,可在东部沿海打造中国最大核电生产基地和核电关联产业基地。政协委员的建议无疑为海盐中国核电城的未来发展描绘了美丽的图景,也为其拓展了更为宽广的作为空间。
        “强力推进中国核电城大平台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创新产业培育机制,不断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以中法建交50周年为契机深化与法国核电企业的对接交流。持续巩固加深业已与中核集团、中国核建集团等核电央企建立起的深厚关系,积极引导产业资源向中国核电城集聚,逐步构筑起以产城融合、生态示范、国际合作为特色的核电关联产业集聚区。”在徐浏华的眼中,2014年中国核电城的建设目标则更为具体。
        延伸阅读:我国核电产业园建设进展
        截至目前,我国沿海已有8省份拥有建成或在建核电站。在这8个省份中,5省份高调规划了以核电装备为主的产业园区,分别为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广东等省,甚至规划了多个核电装备产业园。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东北、四川三地为中心的三大核电装备生产基地,分别以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中国一重、DEC、中国二重等为主要企业代表,约占据国产核电装备市场80%份额。
        随着核电重启,各地核电项目相继开工,有市场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核电装备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面对巨大市场,各核电大省都希望不失此次核电发展之机。打造本省核电装备产业基地的雄心,在经历了核电停滞期后,显得更加急迫。
        在江苏南京滨江开发区的景明大街以东,这片规划面积达2平方公里的园区——南京滨江核电装备科技产业园,如今已初见雏形。
        滨江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办公室(以下简称“滨江招商办”)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核电装备产业园的招商工作而忙碌。按照规划,这将是江苏规模最大的核电装备产业园,预计到2015年,滨江的核电装备产业产值将达150亿元。“能否完成产值任务,关键还得看招商情况。”滨江招商办的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无独有偶,与江苏省北面接壤的山东省,也对核电装备市场给予厚望,甚至提出打造中国核电装备“第四极”或“第四基地”的设想。为此设想,山东省规划了三大核电产业园区——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园区、莱山核电产业园区、淄博核电配套材料产业园区,目前均已在建设招商过程中。其中,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园区以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莱山核电产业园区计划以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公司为带动企业。
        广东省发展核电装备产业、打造核电装备“第四基地”的雄心由来已久,并一直为之努力。按照广东省核电装备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初步形成核电装备制造集聚发展格局。
        据了解,广东省南沙重型装备基地已初具规模。随着DEC、西电集团等重点装备制造企业的加入,使南沙核电装备产业园具备“打造重型装备成套供应基地和出海口基地”的实力。
        与此同时,广东省内的江门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和深圳新能源(核电)产业基地已完成规划工作,正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由于多省都规划了核电装备产业园区,对央企、老牌核电装备企业等具备核电装备实力公司的招商引资工作,竞争甚为激烈。中国广核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东北、四川、上海三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高度聚集了技术、研发和资金等资源,其他省份的核电装备产业要加快发展,在技术、研发人才和资金的聚集方面将面临一定困难,同时国内多个地区正积极布局核电装备产业基地,地区在引进具备实力的国内民营企业和国外技术上存在竞争。
        纵观国内规划的各大核电装备产业园区,虽有各自特点,但总体规划的定位大致类似,集中在核电装备的制造、研发、设计、应用以及成套供货能力上。
        据了解,类似于我国其他行业,核电站在某省份建造,地方政府就会希望核电站尽量地采用本省能够生产的辅助设备。然而,核电产业又有别于其他行业,对设备的核电生产资质要求较严。因此,设立核电装备产业园区,引进具有资质的核电装备企业,并且带动地方装备企业的集聚效应,或新建配套的辅助设备企业,成为各省“以核电带动经济”的最安全策略。